【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劉班長談家風--如何把孩子培養成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7-09-13
為深入貫徹習總書記關于家庭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宏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職工家庭中落地生根,出版集團黨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一大批優秀的“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踐行者涌現出來,河南新華印刷集團膠印車間甲班班長劉寶有同志就是其中一員。
劉班長的女兒劉園現就職于上海一家外資企業。劉園自幼愛好廣泛,讀書、繪畫、舞蹈樣樣精通,繪畫還多次拿獎。她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一直品學兼優,更是在高考時考入211工程的東華大學!
那么,作為萬千個平凡家庭中的一員,是什么原因能讓劉班長培養出這樣優秀的女兒呢?劉班長這么說:
一個家庭,要想把兒女培養成材,一定要具有并保持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也就是家風!
第一,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主導作用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就要從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入手,多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科技館學習參觀,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對于孩子的進步,家長要學會及時夸獎,因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孩子在家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孩子在做功課時,即使孩子有單獨的房間,父母也盡量不看電視。
第二,父母要言傳身教。生活中的很多小道理光靠講,孩子是不會理解的,必須在具體的言行中演示給孩子看,孩子才會理解深刻、記憶長久。因此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前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是父母的縮影,父母的素養就是孩子的教養,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提高父母修養,潤物無聲地做給孩子看。
第三,父母要尊重孩子,善于學習。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不放棄自我成長。現代社會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也需要被尊重。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想怎樣就怎樣,一點兒也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人在每個階段都要學習,只是各個階段學習的內容不同。父母就應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第四,每個家庭各不相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春天花開,秋天結果,成長需要時間,作為父母不能照搬別人的教育方式,而應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激發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在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以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正確引導孩子慢慢長大成材。
劉班長話語不多,卻充分體現了他為培養女兒成材所付出的十多年的努力!引人深思的同時,也讓身邊更多身為父母或將為人父母的同事和朋友有一個可參照學習的榜樣。
習總書記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劉班長將女兒成功培養成材這一實例,正是對習總書記講話精神最好的詮釋!
相信隨著集團公司黨委“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必將會有更多的如劉寶有同志一樣的踐行者涌現出來!
SAF Coolest v1.3.1.1 設置面板 RTRSX-AMQW-RZXAE-SVZ
無數據提示
Sorry,當前欄目暫無內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欄目或返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