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萌娃奇思妙想打造“百變盾構機”
發布時間:
2024-05-31
“盾構機的設計靈感居然是一只船蛆!”喬夢梵瞪大了眼睛,與身旁的同學小聲交流。
“有了牡丹花、七彩孔雀、中國龍這些皮膚,感覺盾構機不再是冷冰冰的機械,反而更有溫度、更有文化氣息了呢!”看完視頻課,史家寧覺得大開眼界。
“咱們國家的盾構機太厲害了,居然還有馬蹄形、U形、矩形,而且還能拐彎!”聽完工程師的講述,李崇緣頗有些自豪。
他們都是鄭州市鄭東新區康平小學的學生,5月30日上午,該校五年級的100名學生,走進中國最大掘進裝備生產企業、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開啟“開路先鋒盾構機探秘之旅”。學生們邊看、邊學、邊感慨,一遍遍刷新著對大國重器的認知。
現場揭秘:盾構機靈感來源竟是船蛆
“哇!太大了吧!”
“真高啊!”
上午8時30分,“探秘之旅”一開始,小學生們就被“鎮住了”。一臺刀盤直徑為7.22米的圓形泥水式盾構機矗立眼前,讓這群平均身高一米六左右的萌娃深受震撼。
“我們看到的這個大圓盤叫作‘刀盤’,挖掘隧道過程中,主要靠它旋轉,再帶動刀盤上的‘刀具’進行巖石的破碎和隧道的挖掘,形象地說,這個‘大臉盤’長滿“鐵齒鋼牙”,專門‘啃’硬巖、‘吞’沙土;身披鋼鐵盔甲,外可抵擋壓力、防止坍塌,內可由螺旋輸送機將渣土運出。”工程師講得有趣通透,學生們聽得格外投入。
聽工程師講到國產盾構機在全世界范圍內廣受歡迎時,孩子們更是瞪大了眼睛,嘖嘖感嘆:“真厲害!牛!”
在多功能報告廳,95后工程師劉寧宇分享了一個“冷知識”:盾構機設計靈感其實來源于船蛆。
劉寧宇解釋說:“1806年,法國工程師布魯諾爾無意間發現了船蛆鉆洞的現象,它在鉆洞過程中,會分泌一種液體涂在洞壁上形成保護殼,用來防止木板變形。布魯諾爾從中獲得到靈感,想到了盾構機掘進的基本原理,并把設想應用到了泰晤士河隧道的掘進當中。”
聽到工程師的這番闡釋,坐在第二排的史家寧感到十分有趣,“我之前讀到過,無人機的發明跟蒲公英有關,沒想到盾構機的發明跟動物有關,看來身邊萬事萬物都是學問呀。”
設計“皮膚”:石榴、白鶴、舞獅頭,大國重器顏值“爆表”
在《開路先鋒盾構機》趣味科普課環節,由海燕出版社、中鐵裝備、鄭東新區教研室共同開發的科普課一播放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科普課里呆萌、可愛的動畫形象,通俗易懂的知識點講解,讓學生入了神,“盾構機的百變面孔”一節更是讓孩子們刷新了認知。
以錦鯉和漢字為元素繪制的龍鯉入漢圖,中國傳統文化中位列四大神獸之首的青龍,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花,還有七彩孔雀、大鵬展翅、蛟龍入海……看到這些設計精美、寓意深刻的“皮膚”,史家寧再一次感受到了震撼,也牢牢記住了老師說的那句話:“正是有了技術的保證、市場的認可,才有了在定制環節放飛自我的底氣和自信,展示大國重器的中國式浪漫與風采。”
“同學們,如果讓你們為盾構機設計一款皮膚,你們會有怎樣的創意?”
老師的問題一提出,孩子們的小手舉得像小樹林。
“石榴!石榴有堅硬的殼,有無數的籽粒,象征著我們的團結友愛,也象征著大國重器對我們的護佑。”
“必須是熊貓!這是我們的國寶!”
“我要設計一幅舞獅頭,既代表中國的傳統文化,又象征著中國盾構機威風凜凜!”
“我要畫一幅荷花,象征和平、吉祥、如意。”
光是奇思妙想還不夠“過癮”,在動手環節,大家動手為盾構機畫下“皮膚”。來自五三班的王煜銘和另外四名小組成員,花了一節課的時間,設計了一款“白鶴圖”——一只白鶴在荷葉圍成的圓形中間展翅飛翔。“白鶴是很多神話傳說中神仙的坐騎。”王煜銘說,白鶴在遼闊的天空中展翅高飛,象征著中國的盾構機也能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喬杰博則略帶自豪地告訴記者,白鶴周圍的荷花和荷葉就是他畫的,“代表著長壽”。暴一龍為荷葉添了很多蓮子,“代表多子多福,還象征著中國人的團結。”
奇思妙想:盾構機能實現無人駕駛嗎?
“來,大家看一下,這是完全折好的模型。”老師話音剛落,五年級二班的李松蔚和四名小組成員歡呼起來。才20分鐘,他們就順利“造”出一臺“雪域先鋒號”折紙版盾構機,是全場最先完成的一組。
這是互動體驗環節的盾構機折紙PK?,F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折紙模型正是國產首臺高原高寒大直徑硬巖掘進機“雪域先鋒號”的縮小版。
學生們五人一組,各自分工,將四大張卡紙上的二十多個“零部件”“拆卸”下來,折疊、涂抹膠水、一一組裝。
眼看著一臺又一臺“盾構機”在自己手中“誕生”,孩子們七嘴八舌,爭先恐后地發表感想:
“以前只聽說過盾構機,沒想到還有這么多種類!”
“我們折紙都很費勁,那工程師設計盾構機豈不是更不容易?”
“以后盾構機是不是也能實現無人駕駛?”
“要是加上激光、超聲波技術,盾構機工作效率會不會更高?”
聽到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海燕出版社總編輯李喜婷欣慰地說:“盾構機不僅僅是一臺設備,也是技術的寶庫、科技的寶庫,更是精神的寶庫。”
李喜婷介紹說,為了讓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盾構機,弘揚盾構精神,傳承大國重器的工匠精神,海燕出版社、中鐵裝備、鄭東新區教研室共同開發了《開路先鋒盾構機》趣味科普課、《開路先鋒盾構機》科普圖書、創意盾構機折紙和文創,以盾構機這個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創新成果為載體,將科學、藝術、教育融為一體,以動漫、圖書等多元素呈現。“恰逢全國科技周活動期間,全國掀起了科學普及的熱潮,我們希望通過這場探秘之旅,讓青少年更加讀懂‘少年強則國強,科技強則國強’。”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張培明表示,“開路先鋒盾構機探秘之旅”體現了做中學、學中做,是融合出版的成果展示,是出版服務教育、服務研學旅行的嘗試,也是校企合作的探索,今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將持續加強出版與企業、教育機構緊密合作,推出更豐富的好作品,讓更多強國品牌進學校、進課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版力量。
據了解,本次活動是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統籌策劃的“全民閱讀·書香河南”五月主題閱讀活動,由河南省科技廳、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鄭州市鄭東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指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中鐵裝備聯合主辦,海燕出版社、鄭州市鄭東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教研室、河南省科技館、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河南青教新聞融媒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旨在創新閱讀形式,共同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培養熱愛科學、全面發展的強國少年。
活動現場,由海燕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聯合出版的《開路先鋒盾構機》兒童科普圖書正式發布,該書講述了小學生小莊、小貝和機器人多多一起搭乘時光機穿梭時間長河走進盾構機的世界,感受中國盾構機崛起的非凡歷程。
來源 河南青年時報·東風新聞
上一頁: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