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色国产_中国黄色片网站_调教女m视频免费区_成年人在线播放视频

全國700余名書法少年共登泰山,11歲選手潑墨驚艷游客

發布時間:

2024-08-05


8月4日,由河南美術出版社、《青少年書法》雜志主辦的齊魯訪碑第十二屆青少年書畫現場大賽正式開啟主題活動。前一日的決賽中,來自全國25個省份的769名選手現場切磋書畫技藝。訪碑活動中,700余名選手分為兩隊,在泰安、曲阜實地尋訪泰山、岱廟、“三孔”、漢魏碑刻陳列館,近距離接觸書法史上的名碑名刻,感受書法之美。

 

11歲選手程曼卿與同伴登頂泰山,揮毫潑墨,現場書寫《望岳》名句,引來不少游客圍觀稱贊。從歷代碑刻陳列館走出來,來自黑龍江依安縣的12歲選手李澤瑞感慨地說:“聽了老師的講解,我感覺這些碑都‘活’了過來,它們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也更生動有趣了,讓我更能理解作品背后的心情。”

尋訪書法名山,選手感慨“訪碑猶如‘朝圣’”

站在泰山頂上,看到“雄峙天東”“孔子小天下處”“五岳獨尊”等名碑,來自湖北仙桃的書法教師胡淼和學生鄭煒成十分激動。“對學書法的人來說,來到泰山看這些碑,就相當于朝圣。”胡淼說。

齊魯訪碑的第一站,胡淼、鄭煒成與隊友們來到了“五岳之首”泰山,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摩崖石刻,登上了海拔約1545米的毓璜頂,他們對這座“中國第一書法名山”連連稱贊。

走進岱廟,“鎮館之寶”《泰山刻石》也讓選手們大開眼界。

導游為選手們講解《泰山刻石》

據介紹,這是中國現存的最早刻石之一,是秦始皇封禪泰山的唯一保存實物,被世人譽為“天下名碑之最”。而碑刻上的李斯小篆,是在“書同文”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書體,歷來評價甚高,一直被歷代學者視為珍寶。曾經的222字目前僅剩九個半字的殘存,卻仍能讓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這里面有一個字,跟現在的書寫方式幾乎一模一樣。”

“臣!”

“對,是的,所以你看,通過這些我們能看出來中國的書法是一脈相承的,而其背后正是沒有斷線、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在岱廟,大賽評委、全國書畫教育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師程志宏化身講解員,向選手們講述書寫者的敬畏,講述金石不朽的傳承,講述文字背后的文化自信;在歷代碑刻陳列館里,小選手們又團團圍住程志宏,聽他講解每一塊名碑背后的動人故事。

程志宏為選手們講解

“從這些字里我們看到沒有一點懈怠,他們是抱著非常敬畏、恭敬的心去書寫的,即便經過了數千年,我們依然能感受到文字里的力量,感受到當時書寫者所傾注的感情。”程志宏說,通過實地尋訪,選手們得以親眼所見、親身體會,進而在心中種下一粒種子,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書法家,但通過書法傳播培育對文化的熱愛,正是大賽和訪碑活動舉辦的意義所在。

11歲少年泰山頂上揮毫潑墨,選手感嘆“書里的碑‘活’了”

一塊普通的石頭,因為被刻上了字,便有了文化的力量。

據介紹,泰山有2200余處歷代碑碣石刻,這些文字穿越兩千多年的山河變幻、日月滄桑,呈現在00后和10后眼前,講述著當年帝王封禪的壯舉,黎民百姓的祈禱,文人墨客的抒情,抑或是宗教信仰的傳播,也講述著中國歷史的興衰起伏。

季羨林先生曾說:“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的載體之一,它是在石頭上書寫的泰山文化,文字記載的泰山文化,客觀的泰山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

當青少年書法愛好者真正走進泰山時,這種穿越歷史仍舊生生不息的文化,讓他們感動、震撼、難忘。

 

11歲的選手程曼卿專程帶了筆墨和宣紙卡紙,在登頂感受過泰山的石刻文化后,與同伴現場揮毫,寫下《望岳》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現場不少游客前來圍觀,并拿出手機記錄這精彩一幕。程曼卿說:“感覺泰山就像是一部大書,不僅書寫著中國書法史,也書寫著中華民族的風俗史、文化史,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選手李沛霖說:“泰山上的碑刻,有大字有小字,有的蒼勁有力,有的工整雋秀,我看了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非常壯觀,很震撼。岱廟里珍藏的這些名碑,又很古樸,讓人感覺特別珍貴。”

選手李澤瑞說:“單看書上的碑文,是靜態的、平淡的,而這樣的訪碑,讓我感覺,是生動有趣的,那些碑都像是‘活’了過來,有了很多細節,也能讓我理解到作品背后的心情、感情。”當他在另外一塊碑上,看到感興趣的太極、五行圖案時,還主動向程老師請教,想要去探尋更多答案。

河南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谷國偉表示:“今年的齊魯訪碑活動,主要安排在泰山、曲阜,泰山是書法名山,曲阜不僅有‘三孔’,還有漢魏碑刻陳列館,館藏《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孔宙碑》《張猛龍碑》等大量名碑名刻,是中國書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習書法的神圣殿堂,希望選手們通過實地尋訪,能夠擴大視野,提升眼界,今后更好地學習書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 河南青年時報·東風新聞